首页 > 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AG真人娱乐|每周8分钟,股市全知道

发布时间:2025-10-15 18:10:42    次浏览

海通策略:阳光依旧1.市场已经扛住风雨,振幅将向上扩宽节后利空不断,市场走势验证已经扛住风雨。上周一B股大跌影响A股下跌0.7%,但在周二强势反弹1.4%,此外上周人民币加速贬值,尤其是周五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6.478至6.766,在这多重利空因素的风雨交加下,上证综指上周不跌反涨0.9%,可见行情比较强。10月以来,利空不断,如地产调控收紧、美联储加息概率上升、人民币贬值等,市场不跌反涨,说明之前市场盘整已经把这些利空Price in了,可类比的是今年5月中下旬的行情。2.不用担心贬值冲击,人民币这次相对坚挺这次贬值源于美元走强,人民币相对坚挺。10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位跌破6.75,再次刷新6年来新低,“十一”之后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1.2%。这让投资者心存担忧,15年8月和16年1月会否重现?仔细分析,本次贬值跟之前不同,主要源于美元走强,10月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上涨3.3%,英镑、欧元、日元、墨西哥比索、巴西雷亚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贬幅分别为5.8%、3.2%、2.8%、1.5%、1.4%、1.2%,人民币是其中贬值幅度最小的货币,且相对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等均在升值,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保持稳定。汇率与股市有相关性,但并非直接因果关系,核心看汇率变动对利率和资金面的影响,利率才是直接影响股市的变量。本次贬值背景与6月较为相似,均处于美元强势期。3. 应对策略:保持积极心态市场振幅将向上扩大,保持积极。长期看,战略上对A股保持乐观,当前中国大陆居民资产股票配置仅为3%,地产配置高达65%,股票占比相比美国、中国台湾、德国等太低。横向比较A股并不贵,目前A股市值占GDP比重为76%,全球平均值为92%,美国为131%。地产调控背景下,大类资产配置终究转向股市。中期看,我们一直强调单边下跌已结束,现在仍在震荡蓄势的中期格局里,最终都向上突破。地产调控、人民币贬值利空出现后市场不跌反涨,说明此前利空因素已经被Price in了,伴随国企改革等积极因素发酵,市场短期向上突破概率更大。后期密切跟踪12月中美联储议息会议,重点看会议声明是鸽派还是鹰派。广发策略:警惕“借短买长”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上周A股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两率”的变化——利率和汇率同时下行,究竟会如何影响股市?就以上问题,我们着重谈谈对利率的看法,因为这会影响到我们的核心假设: 我们对四季度市场“慢熊”判断的核心假设是:盈利和利率同时向上回升,进而相互抵消,但近期利率水平不升反降,这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核心假设。我们一直采用盈利、利率、风险偏好“三维分析”的框架来判断市场。而对四季度来说,我们此前的核心假设是——首先,在基建周期、库存周期、地产周期“三期叠加”的影响下,A股盈利增速向上改善5%~10%左右;其次,受实体复苏和企业盈利改善的影响,资金“脱虚向实”带来利率水平也上行5%~10%左右;最后,盈利和利率上行幅度相当,因此相互抵消,最终决定市场方向的将是风险偏好。但由于行政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全面介入改革进程,使得改革预期下降,从而抑制风险偏好。综上三因素分析之后,我们才得出了对市场“慢熊”的判断。但从9月下旬以来,代表无风险收益率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并未上升,反而是再次下行,已接近年内新低,因此这对我们的判断是一个挑战。详解近期利率下行的原因——对明年经济“再下台阶”的预期,使债券投资者预期利率水平迟早也会再下台阶,因此资金不惜加杠杆来“借短买长”。按照以前的经验,长端利率往往是在经济增长预期比较差的时候才会下行,但最近几个月的宏观数据其实是企稳改善的,为什么长端利率反而下行呢?我们就此问题也和很多债券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发现原因在于债券投资者对于短期经济回升已经不关注,大家更关注的是明年的经济增长——普遍认为明年地产周期和库存周期都将结束,仅靠基建周期将“独木难支”,因此明年的经济增长将“再下台阶”,利率水平也将跟随性下行。在这种预期驱使下,债券投资者不惜大幅增加短期资金的筹措去配置长期国债,即通过加杠杆来“借短买长”。“借短买长”使得短端融资成本和长端利率水平出现倒挂——债券投资者已舍弃“票息收益”,只图“资本利得”。“借短买长”使得近期的短端融资成本明显上升,而长端利率水平又在进一步下降,因此出现了“长短倒挂”现象,这意味着现在买入债券的投资者如果将债券持有至到期所获得的“票息收益”已经无法弥补资金成本,大家只是为了博取债券利率进一步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警惕监管层若进一步收紧短期流动性,将可能带来债市流动性压力,对股市也将造成负面冲击。对监管层来说,目前债市的“借短买长”和去年股市的“杠杆泡沫”如出一辙,并不利于债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预计未来监管层还是会有所控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一步收紧短期流动性,以提高短端融资成本,进而打压杠杆资金。这种场景一旦发生,便可能会使债券市场出现流动性压力,进而逆转目前长端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且利率的上行对股市也将造成负面冲击。结论:目前的利率下行并不具有持续性,反而要警惕对“借短买长”监管加强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因此我们仍然维持“慢熊”观点,仅推荐结构性机会。兴业策略:仍是“螺蛳壳”,深挖优质资产展望: “中字头”强势,带动指数上涨。风险未消,把握结构性机会,配置优质资产“中字头”板块“十一”后表现强势。我们在前期周报的投资策略部分已前瞻性推荐了大基建和债转股下国企混改的投资机会,这波上涨前板块内多数个股仍处底部区域,无论市场关注度和存量仓位均低,混改、债转股等集中推进,“中字头”是逻辑最明确的收益标的,因而关注度提升,在中国联通等指标股带动下资金集中涌入。并且自下而上,“中字头”中不少央企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符合市场选美,并且PPP、国改带来的效率提升均有助于板块业绩的实质改善。汇率对市场冲击尚未消除,海外风险对A股或仍有扰动。伴随美国加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汇率已贬至6.7655,并且9月外汇占款下降3375亿元,降幅创1月以来新高,市场此前对人民币贬值重视不足,但如汇率继续下挫,则可能再度引发资本外逃担忧并对股市有负面扰动。除此之外,美国大选、意大利宪政公投以及德银事件等海外风险仍待释放。国内资金面及股市流动性继续承压。1、近日银行间利率显著上行,短期资金紧张加剧;2、通胀或对四季度货币政策形成制约,地产调控可能成为货币政策边际转向的“扳机”;3、金融去杠杆态度明确,10月21日银监会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也再次强调了“加强债券投资管理、强化杠杆管理”;4、四季度股票减持压力加大,将冲击股市流动性。对年底之前的走势,我们维持此前的判断,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上述风险点可能引发行情阶段性扰动,但导致系统性风险甚至创新低的概率不大。本着价格比时间重要的原则,战略性配置业绩靠谱、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拉长久期看,以上风险点的暴露对A股的配置价值未必是坏事,A股在全球及国内均是配置性价比较优的大类资产。国君策略:又见3100,怎么看?怎么办?长债利率再次进入快速下行窗口。地产调控出台后,我们认为地产和股市二者能够实现有效传导的核心在于两点:要么打开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要么长债利率再度快速下行。目前来看,第一个条件暂无可能,但第二个条件窗口正在打开。国庆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跌破2.7来到2.635。10月21日,银监会在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明确“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将继续增加表内和表外资金在其他资产上的配置需求。回想8月上旬长债利率下行带来的“价值重估”行情,我们认为这关键信号对股票市场值得重视。资本市场政策迎来新契机,指数“下有底,上有顶”的上限或逐步上移。站在当下,我们猜测区间波动的顶部或逐步上移。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债转股相关指导意见,若政策重心回到去杠杆,那么路径就异常清晰:1)降低负债;2)增加权益,而增加权益又分为内生的盈利增长和外部的股权融资。今年以来,随着去产能和稳增长政策的双重发力,中上游周期性行业盈利修复已非常明显,这已为内生去杠杆提供了有利基础。无论是配合债转股,还是直接在股票市场融资,股票市场在去杠杆政策中的定位正在被重新重视,这也是我们猜测指数波动区间【2800,3100】的顶部或逐步上移的最核心原因。稳增长暂告一段落,改革提速,创新服务稳步推进。国庆地产调控政策的升级,大概率意味着阶段性稳增长的压力有所缓解,而改革和创新有望逐步回到新的起点。改革提速和创新服务的稳步推进将利于整体市场风险偏好的阶段性趋稳,同时,对市场而言,蓝筹和成长的风格配置也有望更趋均衡。又见3100,指数空间怎么看?行业怎么配?长债利率下行+风险偏好趋稳将构成短期行情最有利催化剂,我们判断此次指数震荡区间上限将较前期小幅上移,操作上建议抓住窗口积极参与。(以上外部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公司观点,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10.17~10.21指数涨跌概览 数据来源:Wind。上周指数略有涨跌,上证综指一周涨幅0.89%,创业板指跌幅0.60%。10.17~10.21行业涨跌概览 数据来源:wind从板块层面来分析,上周多数版块均有所上涨,其中以建筑板块涨幅最大,仅电力及公用事业、医药、房地产、通信等行业略有下跌。资金流向概览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16年10月21日,融资融券余额为9045.4亿元,比上周增加109.38亿元。